金针菇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多数不影响产量,但因菌盖变黑而使价格下降。
一、金针菇黑斑病的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菌盖或菌柄上出现淡褐色小斑。扩展后,菌盖上的病斑呈圆形或半圆形(从菌盖边缘开始发病的病斑),直径3毫米左右,黑色,凹陷明显,边缘清晰而整齐;菌柄上的黑斑则呈长椭圆形,其他特征与菌盖上的一致。
不论是菌盖上还是菌柄上的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均可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菌侵入菌肉,并可从菌盖表面向下扩展到菌盖下面的菌褶上,引起病处的菌肉及菌褶呈黑褐色腐烂;菌柄上的病斑可引起菌柄扭曲及弯折。
二、金针菇黑斑病的发病条件
该病发生于子实体生长期,尤以菌盖开展期发生多,发病温度在10-15℃,湿度偏高有利于病原的发生。
用从病斑上分离所得菌株在马铃薯培养基培养,产生的分生孢子配成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接种或滴液接种在健康无病的子实体上,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左右条件下,接种后3天即开始出现症状,5天后症状典型,与自然发病的症状完全一致。
将病菌接到佛罗里达平菇或糙皮侧耳的子实体上时,不论是刺伤接种还是喷雾接种,均不发生侵染,证明金针菇黑斑病不能侵染平菇。
三、金针菇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①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
②对菇房洒水时,不可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更不能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可长时间高于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勤、细,阴雨天要少洒或不洒水。每次洒水后先加强通风,然后覆盖地膜。出菇期间室内气温应调至17℃以下。
③一旦发病,及时清除病子实体,带出菇房放在开水中煮死病菌或深埋地下,对其他未发病的子实体及时采收。采收完后喷洒45%特克多(噻菌灵)1000倍液,或50%敌菌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或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漂白粉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