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之所以称为“灯节”,是因为这一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张灯、观灯,人们称为闹花灯。
有趣的是,元宵节一开始就和宫廷、官府有着渊源,而此后的发展又从未隔断过这种关系。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已经远离自由的、朝气蓬勃的先秦,社会的管理趋于严格,礼教的网络已经形成。因此,当时的都城是实行“宵禁”的,而唯独正月十五“金吾不禁”。宵禁一方面是出于治安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对礼教的遵从,而后世元宵节俗活动的行止、规模更多的是受制于礼教的。
汉代以后,中国处于各地势力纷争割据的局面,战乱连年,民生凋敝,正常的、娱乐特点明显的礼俗活动受到了限制。至隋,国家又趋于统一,节俗活动也就盛行起来。但当时,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得到了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的批准。史载隋文帝在位期间,还有官吏因禁绝元宵不力而被罢官的,可见当时禁令之严。富有喜剧色彩的是,隋文帝禁元宵,而他儿子隋炀帝则一改父制,大开元宵之禁,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和游玩活动,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灯会,在宫门搭起绵亘八里的灯棚、戏台,表演者三万人,奏乐者一万八千人,观者不计其数,灯会通宵达旦。隋炀帝还亲自写观灯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以致后人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
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其国力之雄厚、社会之繁荣,则更是空前绝后的。生产力的发达和社会富庶给礼俗、娱乐活动奠定了基础。这时的元宵节期已向十五前后各展一日,变成了三天。唐太宗时放灯发展成为热闹的灯市。诗人崔液在《上元夜六首》之一中曾经写道: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可见,唐初放灯规模空前,万人空巷。
宋代,放灯的风气更盛,宋太祖削平群雄后,将唐代开创的元宵灯节放假三天增加到五天。宋徽宗还对观灯的市民加以鼓励和赏赐:“凡来御街观灯者,赐酒一杯。”
著名的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自宋朝的典故。相传宋朝有个州官名叫田登,因为“灯”与“登”谐音,犯了他的名讳,所以他不许辖下的百姓说“灯”字,元宵节时州府发出“本州依例,放火三天”的告示,把好好的一场灯会,变成了一场“火灾”。老百姓于是嘲笑田登是一个“放火州官”。
还有一首无名少妇写的诗,既表现出古人的机智,也记录了宋代元宵节观灯的习俗。宋徽宗有一年登上宣德楼观灯时,有一对夫妇也来观灯,在人流涌动中两人走散。妻子挤到了端门前,正遇徽宗赐酒,她喝完御酒后顺势偷了一只金杯。卫士发现之后,立即把她扭送到宋徽宗跟前。这少妇急中生智,当即吟诗一首,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月满蓬壶灿烂灯,
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舞,
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时感皇恩,
传宣赐酒脸生春。
归家恐被翁姑责,
窃取金杯作照凭。
宋徽宗观灯正在兴头上,听了这位少妇机智的应对,不仅不气恼,反而很欣赏,就把金杯赏赐给了她。
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使京城繁荣热闹,大力推行放灯,规定每逢元宵佳节,从正月初八上灯,正月十七落灯,连续张灯十天,开创了我国最长的灯节。
清代元宵张灯活动虽然也只有十四、十五和十六三天,但规模很大,内容也非常丰富。清代词人董舜民在《元宵踏灯》中咏少妇观灯,写得十分精彩。《调寄御街行》下半阕云:
百枝火树千金糜,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垣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官阙。不如归去,难忘畴昔,总是团圆月。
中国有着发达的地域经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达几千年的人类活动中,中国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格局和丰富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摘叶为茗,伐楮为纸,坯土为器”,“富则为商,巧则为工”,茶瓷互利,农工商并举,创造了“中国歙州,万国来求”的古代文明。
中国人对元宵节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全家团圆欢度佳节并通过灯彩活动和民间社火活动,进行节日文化的传统教育,传承光大地方民俗文化,在丰富人的文化生活之中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和集体观念,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络,拓展社交娱乐空间,使地方民俗文化、包括优良的灯彩制作技艺能够延续发展和源远流长。同时提醒人们,元宵节狂欢之后,应从过年的欢乐中,转向着手安排一年的生产和生活,争取一年胜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