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调节:采用“一湿二润三看”的原则,即第一次翻堆时水分要加足;第二次翻堆时根据水分多少,适当加水;第三次翻堆时要看原料的干湿状况,决定是否加水;以后翻堆时不可再加任何形式的水分。
温度控制:在整个发酵期间,堆温的高低标志着发酵质量的好坏。一般前三次翻堆前堆温都应达到70℃-80℃之间,第三次翻堆以后,温度不应低于50℃-55℃。翻堆的时间应该是料温下降之时,就要及时翻堆。
4、翻堆方法
建堆后的第4-5天内,堆温可上升到70-80℃.6天以后,堆温开始下降,此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上部及外部的草料翻至中间,中间和下层的翻到外部,同时将建堆时剩余一半的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均匀撒于草层间,同时适当添加水分。
在第一次翻堆后,堆温又开始上升,5-6天后堆温再一次下降,这时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的原则和方法同第一次翻堆,翻堆后堆基宽度由原来的2.3米缩小到2米,堆高1.4-1.5米。水分干燥时,可适当喷洒水分调节湿度,切不可过量,以手握培养料指缝间出水2-3滴为宜。
翻料时,应尽量抖松粪草。以后每当堆温开始下降时,就应及时进行第三、四、五次翻堆。从第二次翻堆时开始,由少到多添加石灰粉,逐渐调整培养料酸碱度至7.5左右。同时,结合翻堆喷施500倍敌敌畏或其他杀虫剂杀死堆料中残存的螨类及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