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适时开盘划面
早熟品种可在菇房内最高温度稳定在24℃以下时开盘划面,中、晚熟品种在20℃以下时开盘划面。开盘划面前菇房要盖好,保湿,使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打开包盘薄膜,用消毒灭菌的刀片或铁锯条,在菌盘面上每隔3公分左右呈“井”字形划开蜡质层,共划6~7条口,划口深以蜡质层厚薄而定,一般深为0.5~1.0公分,但一定要划透蜡质层,即划到培养基,使进入新鲜空气,有利于原基分化形成。
(四)催菇期管理
开盘划面后应覆盖草帘或薄膜4~5天,并向地面酒水,使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待划口处长出新生菌丝体后,揭去草帘或薄膜,向盘面喷少量雾状水,为喷轻水阶段,保持湿润状态即可,主要是向空间喷水,每天喷水3~5次。第6天开始为喷重水阶段,即向盘面多喷水,水温低些,并让水向菌盘内渗入,使菌盘内含水量达70%左右,手按菌盘发软,并有少量水渗出为宜。
催菇期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在黑暗条件下不易形成子实体,所以要调整菇棚光线,并适当通风,加大昼夜温差,约20~30天可见菇蕾。若氧气不足,co2含量高,则出菇晚,出菇不齐。
(五)出菇期管理
当菌盘面出现米黄色原基时,水分管理应以向空间喷水保湿为主,使菌盘面和原基不干燥为宜。当菌盖长到0.3~0.5公分时,可适当向菇体和菌盘表面喷水,保证菇体生长所需要的水分,随着菇体长大应适当增加喷水量,直到菇体达到商品要求的标准为止。子实体生长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5%,湿度低,菇体小,菌肉薄,开伞早,菌盖上粘质少,影响质量和产量。子实体生长期要给适当散射光,若光线不足,形成菇少、菇色淡、盖小、柄长、易开伞、质量差。若阳光暴晒,菇体没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