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践表明,鸡舍的人为干扰因素越少,鸡稳产、高产的基础也就越好。本文讲解鸡舍环境调控的意义、如何调控鸡舍环境等问题。
一、鸡舍环境调控措施的意义
1、环境(鸡舍)的优劣直接涉及鸡群的状况,在恶劣的环境下,鸡为抵御外界不良干扰(冷、热、嘈杂等),直接影响产蛋激素的分泌或使分泌的激素水平低,产蛋水平低下。
2、环境如果脏、乱、差,为病原微生物提供藏身之所,鸡的健康始终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威胁,随时有发病的危险,无法发挥良好的产蛋性能。
3、鸡舍环境差,鸡饲料消耗大,无法节料、控料,蛋、料比高,鸡甚至有过肥或过瘦的倾向,经济效益低下。
二、如何调控鸡舍小环境
(1)硬件建设标准化
产蛋鸡喜欢“安静、干燥、清洁少尘、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度恒定”的小环境。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过硬的硬件条件。
从场址的选择、鸡舍的建设、笼具的安装、设备的配备等必须实行标准化,为蛋鸡提供恒温、恒湿、噪音小、不受或少受外界干扰的生存环境。
有条件的应实行机械化、自动化饲养,暂时条件不具备的,也应部分实行机械化。
(2)管理程序化
根据饲养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喂料、供水、通风、供暖、防暑、防有害生物、设备维修、保养等管理流程,严格按规程操作,防止有走过场的行为。
要随时检查、监测鸡舍各项指标,如不同点的温度是否差异过大,通风是否有死角,实际温度与鸡的体感温度是否符合舒适的标准等,让优良的硬件设施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3)隔离、消毒制度化
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不能有丝毫麻痹。
三、国内外鸡舍环境的差距
产蛋鸡犹如一架产蛋的活“机器”,内部构造十分精密、娇嫩,蛋鸡这样的“活机器”,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就是为保护这架造蛋的活“机器”。
在我国,引进相同品种蛋鸡,产蛋率、一个产蛋周期产蛋总量,总是距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原因不在营养,也不在管理水平,而在于养殖大小环境。
由于养殖仍偏于“小规模、大群体”模式,养殖密度大,养殖大环境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大的威胁,养殖小环境(鸡舍)简陋,基本处于“噪声大、湿度差、空气污浊、氨气刺鼻、光线强弱不匀、夏热冬冷”的状况,蛋鸡应激大,产蛋率不可能上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