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饲养鸡舍温度管控十大要点

2023-10-01

适宜的鸡舍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温度不合适,育雏也就无以谈起。温度低,雏鸡畏寒扎堆,卵黄吸收不良,还易发生白痢。

若鸡舍温度长时间偏高,则雏鸡正常代谢受抑制,食欲减退、体质软弱、发育迟缓,还易诱发啄癖。温控做到:

雏鸡饲养鸡舍温度管控

(1) 育雏第一周:舍温在33~35℃,第二周以后,每周可下降3℃,直至24℃。

刚进的雏鸡应先安置在中上层,以后随日龄增大,再置于下层。不管用何方式供暖,都要保证供暖均匀,防止局部过热或过冷,允许的误差为0.75℃。

(2)舍温须稳定,日龄越小,对温度的稳定性要求愈严。

(3)壮雏舍温可以略低些,在适温的范围之内,温度低比温度高育雏效果好,雏鸡更活泼,运动量大,采食多,生长快。

(4)如果所进的雏鸡中弱雏偏多,体重偏轻,舍温应高些,温度的稳定性也须更高。

(5)秋冬季育雏,舍温散发快,温度可高一些,遇寒流警报时,舍温也需高些。

(6)断喙、接种疫苗、闹病等可能对鸡群造成应激时,需提高舍温。

(7)夏季育雏,外界温度、湿度双高,温度、湿度均不易调控到雏鸡舒适的程度。温度可以进行微调,白天鸡舍温度超过30℃,湿度在70%,鸡舍减少通风,不供热;入夜外界温度下降,鸡舍温度不降时,也不供热应升温;午夜之后,鸡舍温度下降,适当供热保温,温控在30℃即可,不可太高。

因为湿度大,舍温30℃,雏鸡体感温度一般在33℃。1周之后,夜间补温可停止,只有遇雨降温幅度较大时,可以补温。长期处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下育雏,鸡采食量偏低,弱雏多。

(8)随着日龄增长,雏鸡羽毛生长,对外界温度有了适应能力,应及时脱温。脱温应循序渐进,保持每周降3~24℃。24℃是鸡最佳生长温度,最好能予以保持。秋冬季育雏应适当锻炼雏鸡的耐寒能力,鸡舍不能总保持高温,否则,温度稍稍变化,雏鸡就会表现畏寒扎堆,甚至诱发呼吸道病。

(9)看鸡施温:育雏温度是否适宜,不能生搬硬套33~35℃这一标准,应“看鸡施温”。温度合适时,雏鸡均匀地分散在雏鸡笼内,活泼好动,饮食欲旺盛。温度低时,雏鸡扎堆,并发出“叽叽”的叫声。温度高时,雏鸡张口喘气,有的头朝下伏在笼子的边缘,不愿活动。除上述雏鸡对温度适宜与否表现外,还应考虑温度计的误差、房舍散热快慢、加温方法等因素,不可忽冷忽热,保持供温的均衡。

(10)供暖方法:电热伞育雏,占地面积大、耗电量大,已不用。煤炉供热,可能发生一氧化碳气体对雏鸡造成危害。火墙、火炕供热,耗煤量大。目前多采用热风炉供暖,注意散热孔的大小,离热源近,孔小,离热源远,孔需大,以保证供热均匀。

与《雏鸡饲养鸡舍温度管控十大要点》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