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养殖生产的整个周期中,如何越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养殖鱼类能否安全越冬,直接影响了养殖者的收入效益,因此,做好鱼类越冬期科学管理的意义重大。
本文介绍影响鱼类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养鱼者采取措施,加强鱼的越冬管理。
一、越冬鱼类体质差
通常情况下,规格大的鱼种体质好,越冬成活率高;规格小的鱼种体质差,体内积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难以在漫长的越冬期维持生存的能量,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
但如果饲料的配方不合理,维生素含量不于衡或促生长剂添加量超标等,虽不影响负类生长,但严重影响鱼类的体质,鱼类“虚胖”。这种鱼免疫力下降,越冬比较困难。
尤其在越冬后期,易受病原体的侵染,爆发鱼病,造成越冬损失。
二、冰下水体缺氧低温
(1)因扫雪不及时或扫雪面积过小,透光性差,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
(2)水体清瘦缺肥,浮游植物量少,产氧量不足;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托氧量增加。
(3)老池塘底泥过厚,有机质含量高引起缺氧。
(4)注水或增氧不当。长时间盲目冲水或增氧,致使池塘水温迅速下降,龟类被冻晕冻死。
三、越冬池中存在有害物质
由于越冬密度增加,封冰后有害气体无法逸出,水中积累越来越多,一旦长期超标,就会对越冬伍类造成危害。最易产生的化学物质有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四、鱼类带病越冬
夏秋季节饲养阶段感染病原体没有及时治疗,积累至冬季。伍种体质差,抵抗疾病和不良环境的能力差,感染鱼病机会增加,导致鱼病爆发。
本文讲的是提高越冬鱼类成活率的原因问题不,如何减少鱼类越冬死亡的措施问题,请点击参阅减少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与方法,去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