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治疗河蟹人工繁殖期固着纤毛虫病(2)

如何预防和治疗河蟹人工繁殖期固着纤毛虫病(2)

在育苗期间向池中接种轮虫10-50个/升控制固着纤毛虫类的繁殖。天然半咸水采取沙滤对进入育苗池水进行过滤和加强换水量降低育苗池中有机物的含量。

通过以上措施育苗正常状态下,育苗池水温较高蚤状幼体蜕皮速度快,少量进入育苗池的聚缩虫等还未形成规模就随幼体蜕皮而去除,被水中轮虫等摄食控制,换水强度得当,若在蚤状幼体iv期进行转池培育及时清除蚤状幼体粪便等。可以避免该病发生危害。

在蚤状幼体培育期间,若培育池中出现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时,用35ppm制霉素药溶3小时换水可杀灭病原体,幼体活动良好,但制霉素消耗量大,费用较高。若在v期以后出现可

用50ppm新洁尔灭药溶2小时换水,使病原体从幼体体表脱落。或10ppm的福尔马林杀灭和降低水中氨浓度提高幼体的活动性。

与《如何预防和治疗河蟹人工繁殖期固着纤毛虫病(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