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环境因素对水产动物的影响,比如温度、光、浑浊度等。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光、温度、水流水压和声响对鳗鱼有什么影响,供参考。
一、光对鳗鱼的影响
鳗鱼从幼鱼到成鱼都怕光,特别不喜欢强烈的光照,这与长期钻穴洞居习性有关。在自然条件下,鳗鱼的觅食活动都在夜间,常是夜间在水面活动,白昼潜入水底。
在人工养殖时为了使环境条件适应这些生理特性,露天饲养池的水面透明度不能过大,饲料台要盖棚遮荫,驯食的第一餐要选择傍晚的时间。
鳗鱼在幼鱼阶段对弱光有趋光性。利用这一点可以在夜间用灯光诱捕幼苗。驯食时也常用灯光引诱幼苗上饲料台摄食。
随着个体长大,趋光性也随之减弱,成鱼几乎完全没有趋光性。光照在10-100勒克司时不同大小的鳗鱼的趋光率。
二、温度对鳗鱼的影响
鳗鱼是变温动物,没有体温调节系统,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鳗鱼用官于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减少,饲料转化效率较高。
幼鳗在15℃以上时开始摄食,越冬鳗在10℃开始摄食,随着温度升高,食欲越来越旺盛,摄食量增大,行动也越来越活跃,生长速度加快,最适温度为25-30℃。
鳗鱼对温度的变化敏感,幼鳗比成鳗更敏感。在5℃以下活动能力显著减弱,进入拟冬眠状态。生存的最高水温为38C。过大的温差变化,鳗鱼无法适应,对鳗鱼的摄食和生长影响很大。而且从低温到高温的适应能力比高温到低温差得多,温差超出一定限度会造成鳗鱼死亡。
三、水流、渗透压和声响
鳗鱼对水流、水压和声响的反应敏感,感受器官是侧线。
鳗鱼进入淡水逆流而上,育肥长大,顺流而下,主要是受水流的影响。
鳗鱼是一种广盐性的鱼类,对渗透压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能调节体渗透压适应水中盐分的变化,但是这种调节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