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

2021-04-21

膜下滴灌是现代节水灌溉中的一次新的突破,它结合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一、膜下滴灌的主要作用

玉米种植方法

1、保水作用

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使土壤中的水可源源不断上升到地表。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对于自然降水,其中少量水分从苗孔渗入到土壤中,大部分则流入垄沟,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进而被作物有效利用。

2、增温作用

土壤耕作层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汽化热损失极少、温度下降缓慢的作用。据农业部门测算,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与《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