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是豇豆的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为害蔓茎、叶和豆荚,如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豇豆严重减产。下面为大家介绍豇豆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豇豆疫病的症状识别
在蔓茎上,多发生在节及其附近,初呈水渍状,暗色,无明显边缘的病斑,环绕茎部一周后,缢缩变细,褐色,在病茎上端的枝叶萎蔫枯死。
在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为圆形或不正圆形,淡褐色,周缘不明显,表面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天气潮湿时,叶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引起腐烂。
在豆荚上,被害部分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呈边缘不明显的暗色斑,后期病组织软腐,表面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二、豇豆疫病怎样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处理。
2、农业措施清洁田园,收获后将病株残叶集中烧毁。加强田间管理,推广高畦深沟种植,或高畦地膜栽培。雨季加强排水。
3、避免种植过密,保证株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地面湿度。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2.5%噁唑菌酮霜腮(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8.75%噁唑菌酮锰锌(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72%锰锌霜脲(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锰锌烯酰(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
三、豇豆疫病的发生规律
豇豆疫病是由豇豆疫霉菌浸染引起的,属于低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同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萌发时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为害。适温(25~28℃)和高湿对孢子囊的产生、萌发、浸染有直接关系。
在豇豆生长期间适温范围内,多雨,或连阴雨后转晴,气温急剧上升,或菜地潮湿,株行间过密,不通风、不透光等,均易诱发豇豆疫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通风不良及重茬等地块均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