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幼苗期管理,确保全苗。全苗是发挥群体优势,保证茶园有一定的密度,从而打好速成高产的基础。茶苗出土后,常会遇到高温干旱,因此,抗旱保苗是密植茶园的成败关键之一。抗旱保苗的主要措施是保水与供水,根据目前的生产条件,应立足于保水,特别是大面积茶园,更应注意。保水措施要在土壤中水分较多时进行,否则,天旱时就无水可保了。一般必须在6月中、下旬做好此项工作。浅耕除草与铺草覆盖是主要的保水措施。6月上、中旬,当茶苗出土至第一次生长停止时,即可拔除苗旁杂草,行间则浅耕锄草,然后每公顷施水粪(每担水加腐熟粪尿2勺)约22500千克。接着便在茶苗两旁铺上晒干的青草(或麦秆、稻草),每公顷15000千克~22500千克,草上略盖泥土,以免吹动。没有晒干的鲜草,切忌直接铺入茶园,因鲜草堆积发热容易灼伤茶苗。
如遇到严重干旱,还要勤浇水粪及根外施肥,局部西晒剧烈之处可插松枝、杉枝进行遮阴。
供水有喷、浇、灌等几种方法,这要看各地水源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科学施肥。矮化密植茶园通常比常规茶园茶树多6倍-8倍,高的达30倍,这样的高密度茶园,如果肥料跟不上,茶树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而影响产量和质量。据试验,一足龄后的茶园,全年每公顷施纯氮需150千克,二足龄约300多千克,三足龄750千克,四足龄1050千克。5年后去掉了中间两行,按双条栽密植茶园施肥。幼龄茶园的氮、磷、钾搭配比为2;1:1,成龄茶园为3:1:1或3:1.5:1。
(3)低位定型。密植茶园的产量构成,主要靠发挥个体的顶端优势,顶芽多,芽头壮。因此必须降低修剪部位,使树型矮化,缩短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距离,促进顶芽生长。常规定型是在种后第二年进行第一次定型,距地面15厘米处剪去上部枝叶,也可以采代剪。第三年可对茶树进行第二次定型,定型高度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再提高15厘米-20厘米,待茶树进行两次定型修剪后,以后每年可在距地60厘米左右进行轻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