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体表真菌病防治与治疗方法(2)

2017-11-26

【预防】

(1)常年坚持消灭鼠类及吸血昆虫,保持兔舍、兔笼、兔体及用具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

(2)加强饲养管理,不喂发霉的干草和饲料,并添加富含维生素a的萝卜和青饲料等。

(3)消灭体外寄牛虫,定期对兔群进行药浴。

(4)严防健兔与病兔接触,病兔停止哺乳及配种。

(5)病兔用过的笼具及用具等,用福尔马林全面消毒,病死兔一律烧毁,污物及粪尿消毒后深埋。

(6)注意本病传染给人,要注意消毒和自身防护。

【治疗】

制霉素软膏、达克宁软膏、10%水杨酸、2%福尔马林软膏、碘化硫油等外用涂擦,每天2次;内服,每千克饲料中加入075克粉状灰黄霉索,连喂14天。如有继感染者,可采用其他抗生素对症治疗。

三、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

本病与兔疥癣病、营养性脱毛容易发生误诊。

(1)兔疥癣病:由疥螨而引起,主要寄生于头部、掌部的短毛处,然后蔓延至驱干部,患部奇痒、脱毛,皮肤发生炎症和龟裂等,从深部皮肤刮皮屑可检出疥螨。

(2)营养性脱毛:多发于夏秋季节,呈散发,成年兔和老年兔发生较多。但皮肤无异常,主要是断毛较整齐,根部有毛茬,发生部位一般在腿、肩部两侧和头部,与饲养管理情况密切相关。

四、案例及分析

【案例】某养殖户养兔300只,8月中旬开始有少数发病,开始见头、颈部、耳部、口周围、四肢等呈现圆形或不规则的被毛脱落,患部以环形、突起、灰色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呈现小的溃疡,毛根和毛囊被破坏。户主认为又发牛了疥癣病,使用疥癣灵后,又注射伊维菌素,不见明显效果。后用2%福尔马林软膏涂擦,用灰黄霉素拌料饲喂,一段时间康复。

【分析】本案发病正是阴雨潮湿季节,有利于真菌繁殖,通过药物治疗也证实了是体表真菌病,而不是疥癣,应注意区别。

与《兔体表真菌病防治与治疗方法(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