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病和两个案例及分析

2017-11-13

【案例一】2016年5月,河北省某养猪场仔猪突然发病并死亡2头。病猪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能站立;可视黏膜苍白,黄疸;耳尖放血稀薄,耳背出现紫红色斑块,指压不褪色;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色黄白或暗黑,偶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剖检发现全身性黄疽,肝脾肿大,肠壁变薄半透明,肠内容物为浆液性水样,灰黄色小肠出血,小肠绒毛缩扁平。用土霉素、强力霉素配合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分析】这是一起猪轮状病毒与附红细胞体病的混合感染。尽量让仔猪吃上初乳,产生被动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和圈舍的清洁卫生,经常消毒,发现病猪及早隔离,温暖猪舍,减少应激,避免密度过大,是防治此类病害的必要措施。

【案例二】2004年1月,上海某规模化养猪场3日龄和20日龄左右2个年龄段的哺乳仔猪相继发病,至4月流行结束,共死亡仔猪1300头。3日龄仔猪病症明显严重,一般于发病后3天内死亡,病死率为100%。20日龄仔猪发病率也高达100%,但死亡率仅5%。耐过猪5天左右康复,断奶后猪和成年猪均无临床症状。患猪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和精神不振,挤堆,呕吐(呕吐物呈黄色胶冻状),乳白色水样腹泻,消瘦,苍白,脱水,最后衰竭而死,体温基本正常,后期稍有降低。患猪用各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剖解病变: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充血;胃弛缓,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胃底黏膜充血;小肠充血,肠管变薄,黏膜易脱落,内容物为液状,呈乳白色;脾肿大,小肠绒毛缩短。

【分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认为本病是由猪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经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二联苗对母猪进行紧急免疫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与《猪轮状病毒病和两个案例及分析》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