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治疗案例及其过程分析(2)

2017-11-14

【案例二】四川某饲养场饲养1000羽四川白鹅作为种鹅,自行孵化。种鹅开产前接种了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小鹅瘟、蛋子瘟(大肠杆菌)疫苗。

种蛋孵化至第一批,雏鹅开始发病,临床上初生的弱雏增多。很多雏鹅开口时表现不食,或采食少,拉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潮湿。雏鹅委顿、脱水、消瘦、干瘪,喙发绀,有的两腿麻痹,不能站立,死前有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程稍长的表现采食减少,排粪减少,有的因排不出粪便发出怪叫,惊恐乱窜,有的皮下气肿。一周内是死亡高峰期,1周后发病数量明显减少,部分病鹅自愈,10-13日龄后度过危险期。发病鹅群半个月内采食量相对较少,生长缓慢。死亡率极高,为28%-99.2%。解剖可见肝脏出血,呈点状或条状,严重的形成红黄相间的斑纹。肠道普遍充血、出血,肠黏膜脱落与内容物形成长长的栓塞,条索状,栓子粗硬,栓子位置偏肠道后部。肠黏膜变薄。给小鹅注射小鹅瘟血清,死亡率不见降低。

【分析】最初诊断为小鹅瘟,但治疗后不见效果。后来考虑到种鹅在开产前已接种过小鹅瘟疫苗,于是对种鹅进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疫苗的紧急接种,1个月后种蛋留种孵化,其初生雏健雏率达95%以上,饲养成活率达95%-98%,未再出现上述病情。通过治疗性诊断,确定此养殖场雏鹅发生的是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而非小鹅瘟。

与《小鹅瘟治疗案例及其过程分析(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