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近年来农民朋友们在选购肥料时又有了很多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购买化肥?实践经验表明,购买肥料时应避免这四大误区。
1、高科技就等于高成本
常可看到有些化肥厂家在推介自己的高科技产品,其产品采用新配方、新技术生产,并极力向农民灌输一种错误的观念:高科技就等于高成本,高成本价格就应该高。
而实际上大多数厂家生产工艺大都是相同的,产品也是相同的,一些厂家宣传高科技是为了吸引农民购肥;在同样工艺的条件下,有的厂家技术力量弱,其生产成本就高一些,而其产品却不一定是高科技。
2、新概念就等于好产品
随着人们对化肥作用的认可,一些化肥厂家不断追求新诉点,以新概念、新名词来吸引农民注意力,如“可控缓释肥”、“包裹型长效肥”等许多新名词。
由于农民对此不了解,在经销商的极力推销下,便会购买这些新概念肥,而其实际都是同样的化肥。
为此笔者建议农民朋友一定要弄清这些新概念肥的真实作用,明确自己购肥目的是农作物需要的N、P、K有效养分,不管其说的再好,有效养分不高,也不会达到增产的目的。
3、价格高就是好产品
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认定价格高的肯定是真的,于是在购肥时愿意选用价格高的,认为只有价格高的化肥质量才有保障。
近期笔者在当地农村进行化肥市场调查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经销商的炒作,对此经销商的解释是,由于当地肥农民很容易知道出厂价,自己赚多少农民知道,而外地肥自己总经销,价格自己定,从而利润可观。
4、养分多就实用
有些农民喜欢高效肥,购肥时不是先算一下自己种植的是何种农作物,而是一味选择高效肥,认为高效肥就会使作物高产,就会有高回报。
而实际上,每种农作物所需有效养分是不同的,同种化肥用在不同的农作物上,则可能有些养分不够,有些养分过剩了。
山东省土肥站鉴定该省土壤所需N、P、K养分比例为1:0.45:0.45,而实际农民的投入是1:0.51:0.24,从而造成该省一年浪费化肥120万吨,可见不合理施肥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