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秀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2021-12-07

秀夜蛾主要分布区域:东北、西北、华北春麦区、西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及华东小麦产区。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小麦类秀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供同志们参考。

小麦秀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一、秀夜蛾的形态特征

成虫:灰黄褐色,体长13~16毫米,翅展30~36毫米。前翅黄褐或灰黑色,有5条褐色线。环形纹及肾形纹白色或深黄色。

幼虫:体灰白色,头部黄色,腹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褐色线,腹背第8、9节有黑褐色斑。老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

蛹:红褐色,背面第5~8节前缘有明显的点刻,尾刺2根,呈钩状向前弯曲。

二、秀夜蛾的危害症状

秀夜蛾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蛀茎取食植株组织,4龄后将麦秆地下部咬烂,麦株呈枯心苗状,发展后全株枯死,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危害作物有小麦、大麦、莜麦、黍、野生寄主有燕麦、芦苇、碱草等

三、秀夜蛾的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深翻灭卵,将根茬翻入15公分土层以下,以增加初孵幼虫死亡率。

(2)适期灌水,幼虫初孵期正是小麦三叶期,麦田灌水可控制低龄幼虫为害。

(3)除掉根茬,将麦根除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卵量。

2、灯光捕杀

成虫发生期用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可结合其它害虫一起诱集毒杀)。

3、化学防治

用4%辛硫磷颗粒剂,或用0.5%硫环磷颗粒剂,每亩施1.5~2千克,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土中;幼虫期也可用敌百虫灌根。常用药剂:辛硫磷 、硫环磷

与《小麦秀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