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对蒲公英功效的研究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对蒲公英功效的研究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仆公英、地丁、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的药用功效与服用方法

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疗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内服:煎汤,10-30克;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对蒲公英功效的研究

现代研究:蒲公英内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味素、咖啡酸、肌醇、天门冬酰胺、皂甙、树脂、菊糖、果胶、胆碱、苦味质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卡他球菌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蒲公英的养生作用

蒲公英可食可药,其入药则始见于《唐本草》,谓之“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蒲公英清热及解毒散结的作用很强,常用于疗毒及乳痈,单用即效。正如《本草正义》所言:“蒲公英治乳痈乳疖红肿坚硬,尤为显效。鲜者捣汁温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

与《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对蒲公英功效的研究》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